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双生态、微城市:产业园设计出新

    双生态、微城市:产业园设计出新

    时间:2014/7/18 9:12:37 编辑:农大设计院 标签:勘察设计研究院

    寻求住宅开发转型的房企正在全方位出击。

    当商业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开发渐成泛滥趋势时,产业地产开发是否会成为他们的下一个蓝海?面对与住宅类产品截然不同的客户对象与需求,产业园区在规划设计之初应注意哪些问题?

    近日,由鸿坤集团开发的北京鸿坤·金融谷项目凭借先进的设计理念、有氧减压的办公模式设计引起业界关注,为风头正劲的产业地产开发带来新意。

    “作为鸿坤集团第一次进军产业园打造的68万平方米大型项目,金融服务产业拓展将成为集团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该园区致力于打造适合成长型企业发展的优势平台,依托区域产业发展优势,借政府扶持契机,力争形成以中小企业总部经济为特色的‘总部功能平台’,成为‘产业硅谷’。”谈到第一个产业园的定位,鸿坤集团有关负责人如此表述。

    构建“双生态”

    为探寻鸿坤·金融谷的规划设计秘笈,《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近日专访了该项目的设计师——北京宗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会明。

    一直热衷于产业园区设计的张会明告诉记者,宗禹机构目前已完成20多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园区的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代表性作品有美国MIAMI.HOPE工业园、海南生态软件园、郑州企业公园、联东台湖总部基地等项目。

    “接受鸿坤·金融谷的设计任务后,我们结合项目定位和周边环境,提出‘双生态’的绿色设计理念,即将产业生态和自然生态相结合,形成双生态空间的产业园区。”张会明表示,北京金融街、丽泽商务金融区、总部基地金融区等现有的同类产业园区都属于高密度的总部办公区域,不仅给城市交通和工作环境带来很大压力,而且不断升高的写字楼使用成本也是长远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为便于错位招商,鸿坤·金融谷在园区总体规划中将绿色概念贯穿始终,通过建筑创意空间的设计,力争让企业真正在“公园”里办公。

    “一方面,我们将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智力和人力资源、产业基础设施、知识产权和管理知识、资本和资金供应、上下游配套产业和物流交通等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区域内企业能够发挥核心竞争力,更方便、更高效地组合资源,并实现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最低。另一方面,我们打造了一个自然的生态空间,把久违的自然、舒畅、健康、人本化的环境还给园区。让入驻的企业不仅能享受到完善、方便快捷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更能感受到绿色舒适的自然生态办公环境。‘双生态’的设计理念也将是企业寻求更独立、更自然、更舒适环境的必然选择。”张会明说。

    据悉,鸿坤·金融谷位于北京南四环、南五环中心节点位置,整个园区分为四个地块,商务办公、商业休闲、生活居住等三大配套相互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将利用产业高地的资源优势,为企业构筑全方位、系统性的公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加速器式的企业发展环境、综合性商务配套服务的“企业生态圈”。

    “园区规划和建筑设计参考了美国LEED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示范区建筑则完全达到了国家绿建三星的要求,其他区域满足绿建一星的要求。”据张会明介绍,鸿坤·金融谷整体规划力争突出“氧吧”主题,通过低密度建筑和绿化景观,使富氧空间渗透于园区的各个区域。“园区中绿化景观无处不在,楼间路旁、建筑周边的草坡、渗透于地下空间的下沉广场、地下车库顶板、多层建筑的屋顶露台等,均被绿化覆盖。可以说我们多数建筑都被立体的景观绿化包围着,是名副其实的三维立体景观网。”

    设计“微城市”

    与以往各地争相建设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不同的是,如今的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已经不仅仅着眼在单纯的产业上,更会向“微城市”方向努力。

    张会明告诉记者,单独产业园是依附于“微城市”的,如果“微城市”是一个人的身体,单独产业园就是身体里的某个功能器官。单独产业园的设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设计的,只满足某种产业最基本的办公生产需求。而“微城市”不仅注重区域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物流交通、知识产权、资本和资金运作等多方面的产业技术支持,而且更注重工作和生活的有机结合。

    “在鸿坤·金融谷项目的设计中,设计方和开发商的沟通必不可少,我们一致认为应该摒弃功能单一的产业园区,打造一个功能齐全、配套与服务完善的综合性的‘微城市’园区。这将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高效便捷的办公和生活环境,更会缓解大城市办公过度集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回忆起当初的正确选择,张会明至今仍有几分自得。

    既然要建设一个“微城市”,如何正确处理建筑密度与高度、为“微城市”留下一道亮丽的天际线就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回答记者如何确定高密度建筑与低密度建筑的比例,以营造良好的“氧吧”感受提问时,张会明表示,影响决策的依据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及园区产品定位等多种因素。“高密度是相对于低密度而言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尽力提高低密度建筑的比例。当然,这个比例从成本和效益上要有一个平衡点,设计搭配好了,也会成为园区的一大亮点。为此,我们沿团河路能够较好展示形象的地段设置了高层建筑,不仅展示了园区形象,提升了高密度办公的价值,而且将噪音和喧嚣与园区优美的内部环境隔离开来,并通过内部低密度组团结合景观设计,形成园区的绿色心脏。”

    “此外,我们在设计示范区时引入了开放式通廊,把建筑做成开放式的,在高效组织人流的同时,把建筑完全置于景观之中。”张会明重点强调说,“利用中庭的吹拔效应,设计师还重新组织了微环境的空气气流,实现了建筑的自然通风。尤其在夏季,通廊能带走建筑中的热空气。实验证明,夏季室外温度达到3738时,通廊里依然很凉爽。”

    谈到目前园区普遍存在的建筑辨识度不高的问题,张会明认为,“这是许多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设计中思考最多的问题。建筑不是拷贝,建筑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就如同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建筑也一样。”

    因此,“景观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是对建筑性格的进一步放大,具有很好的导向性。根据每一栋建筑位置、现状、功能、形式等不同,我们设计的建筑各具特色,可识别性很强。所以,在我们设计的园区中不用担心迷路。”对这一点,张会明十分自信。

     

     
     上一篇:工业园区开发如何做好顶层设计
     下一篇:钢结构建筑:寻找“刚需”突破口
    >>返回首页